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Q.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二、利用黄河中上游流经的区域都是黄土这样的特点,在黄河边上修建高标准的复式运河,间歇运行,首先争取主河道里的水不再增加泥沙,也缩小了河水流淌的过水面。在河套地区的运河要使用封闭式暖棚覆盖,做到河流渠道化管理,各引水、分水工程要集中管理,集中调度和集中分配。
三、清查黄河中上游几个主要的支流,在流域附近建设缓泻泥沙的临时水库,这些水库目的不是蓄水而是平缓水的流速,降低进入主河道的泥沙含量。在这些地区广泛种植植被,进一步减少泥沙的下泄。
四、现有的几个中下游水库或者水利枢纽工程要集中力量清淤疏通,进入河南境内的黄河水道要进行全面的清理修整,黄河水位高涨的时候并不多,现在有的河床平而宽,大多是泥沙造成的,用现代开掘技术清理挖掘应该是做的到,个别地方土方量太大的可以考虑使用定向爆破的方法,不管怎样我们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开挖出一条新的黄河出来,必要时可以采取各地分段包干的办法。
五、从长远角度和工程量角度看,黄河治理的重点应该是在内蒙的河套地区和陕西省的榆林地区,黄河的大部分泥沙来自这里,平时泥沙下落较少,一旦暴雨来临仅仅榆林地区的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皇甫川、清水川、孤山川、石马川这四河四川就会冲下来大量的泥沙,因此在陕西的东北部的这些沟壑纵横的地方修建简易拦洪堤坝或者建立临时水库都是必要的,一是可以使这里长期被雨水冲出的沟壑可以逐步填平,二是给当地保留一部分地表水,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在内蒙的五原县和乌拉特前旗可以利用现代爆破技术炸出多个高原水库,缓解周围缺水的沙漠用水,也对冬季凌汛有治理作用。
六、黄河的治理是一个综合的治理,以前人类对抗自然的力量有限,许多想的到的办法实现不了,而现在科学已经进步已经发展,因此需要我们多方位的去想办法。近几年来国家利用综合信息的技术,全面控制黄河的中下游流量,但是黄河断流几乎年年发生,今后,黄河水的流量会增加,具体增加多少还要等测试的数据,增加的水量会弥补黄河中上游各地蓄水的差额,因此,管好用好这条黄河可以使整个华北从根本上变样,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讲也是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的。
七、上述工程的紧迫性,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上游的自然气候改造必然带来丰沛的降水,这些降水除了可以缓解西域缺水的矛盾以外,亦会使发源于这些地区的江河的来水增加,我们不能等到这些来水已经到了才去防治,必须在现在就要进行。希望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务院到各部委都能够重视这个紧迫的问题,否则发展了一个西域,祸害了整个中原,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就得不偿失了。”
当我讲完以后,会场上出现了少有的冷场,大家对这样的设想一时还不能够理解,对于我们说的西域的来水变化也不以为然,因为,在他们管辖的地方还看不到这样的变化。而动用这样大的工程他们没有一点的思想准备,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想去找这样的麻烦。
财政部长项小成说“这样大的工程,司徒同志有没有测算一下大概需要多少资金?刚才我默算了一下,不计算那些零星工程,仅仅几条运河和内蒙的水库以及河南的水道开挖大概就需要0000亿以上的投资,这笔钱从那里来?”
“资金是需要的多,可是我们现在这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投资少了吗?从解放到现在60多年过去了,投在黄河治理和救灾的资金何止二万亿?我们国家现在的每年的GDP达到150000万亿以上,国家财政收入也是良好的,这样的工程并不要求在一年内投资到位,更何况当年我国修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时候不也是勒紧了裤腰带干的吗?那个时候可以,现在为什么不行?”我反驳到,“黄河水利修好了也可以缓解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中原大部分城市缺水的困境,也有利于京杭大运河的综合开发何利用。”
黄委会的副主任于琼说,“这个设想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啊,黄河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治理的河流,我们现在已经基本上通过‘数字黄河’工程控制了大部分的流量,至于你们西域开发引出来的问题应该由你们西域委员会负责,怎么可能你们受益让黄河下游的人给你们擦屁股?”
“黄委会的工作大家有目共睹,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全国一盘棋的问题,又不是兄弟分家,讲什么负责的话题是不是超过了会议的议题?再说,黄河数字工程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要水吗,我们免费给你们送了水来,你们还不谢谢我们啊?”甘肃省委书记邓发祥软中带硬的把于琼的话给回去。
“司徒同志设想的很有道理。”主管的萧副总理开口道,“不过这么大的设想,一定要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可行性研究以后才能立项上马,我们不能在没有准备的前提下就搞这么大的综合工程,否则,无论是从经济